欢迎访问哈工大(威海)继续教育学院 ,    今天是
学院新闻
当前栏目:首页  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高级研修班(第三期)成功举办
作者:高等师资教育培训部     浏览:654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30日

        4月21日至24日,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指导,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师资培训基地(威海)联合举办的“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高级研修班(第三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成功举办。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安徽、广东、山东等省份的近20余所院校50余位学院领导、教务处领导、专业建设负责人与一线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班。




研修班合影



会场全景


        当今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高等工程教育带来全新挑战。从2017年教育部吹响向新工科进军的号角开始,哈工大就以威海校区为试验区积极筹划、抢占先机、迅速推进,先后布局建设了9个新工科专业,制定了哈工大新工科发展路线图,凝练了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培养出全国首届新工科专业毕业生,成功召开新工科再深化研讨会,在全国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此次培训继续推进高校一流新工科专业建设培训,持续深化新工科专业建设过程与实质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进一步剖析新工科专业建设典型真实案例,为促进更多教师学习和掌握新工科建设知识进行交流与思考。



哈工大(威海)继续教育学院冯英涛院长致辞


        4月21日上午,研修班开班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冯英涛院长致欢迎辞,开班式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刘金松助理主持。
在致辞中,冯院长欢迎各位嘉宾齐聚精致威海、百年哈工大;介绍了学校作为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师资培训基地有关情况,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威海校区的建设发展历程。他讲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科强校,一向重视工程教育改革与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2017年以来,哈工大以威海校区为试验区开展了新工科建设,先后有9个专业成为教育部批复的新工科专业,全面系统地率先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了“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全国首批新工科专业毕业生已于2020年6月从这里走出,产生了广泛影响。同年12月,山东省高校首个未来技术学院——哈工大(威海)未来技术学院揭牌成立,推动新工科再深化再出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哈工大(威海)教务处张策副处长报告


        21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副处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张策老师,围绕“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推动专业建设提质升级”进行专题报告。报告由哈工大一校三区的发展史引入新工科建设过程,涵盖了新工科专业建设、基本知识、培养方案、专业认证、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新工科建设案例、未来技术学院等内容。



        报告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发展目标,深入详解我校新工科专业(机器人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服务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海洋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工智能、海洋技术、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9个新工科专业)建设及本科招生专业大类。报告中融入了一流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解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一流课程”与“金课”的解读,分享了哈工大的“Π型”人才观和哈工大新工科“8Π”模型。报告最后,介绍了面向国家战略与技术革命需求而成立的山东高校首个未来技术学院——哈工大(威海)未来技术学院的背景及过程,以及校长周玉致“未来技术,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成就未来!”的贺词,为参训教师立足本专业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哈工大(威海)海洋工程学院黄博教授报告


        21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工程学院 “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负责人黄博教授,从回顾新工科的“初心”、结合专业与行业特点的Π型培养目标、基于Π模型设定的知识边界、Π型培养模式的校内实施与校外体系等方面,分享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报告期间,黄博教授讲述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目标导向与学生学习成效驱动的教育体系,解析了哈工大威海跨学科交叉融合、校区协同育人、国际联合培养的新工科路线。同时,针对老师们对新工科建设的疑问进行现场答疑。


哈工大(威海)姜永远副校长报告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智能高校合作总监周恩昌报告


        22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姜永远副校长作了“哈工大威海校区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探析”专题报告。他介绍了未来技术学院面向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以及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的愿景。并详细介绍了未来技术学院的组织架构、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培养模式、政策支持、组织机构、建设目标等多方面的建设考虑与建设规划。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智能高校合作总监周恩昌老师,以《阿里云助力新工科建设乘云而上》为题进行报告。介绍了阿里巴巴业务板块和技术创新体系,并就学术合作与学术会议两大方向,重点展示了阿里巴巴高校合作项目与产教融合实践。


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初佃辉院长报告


        22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初佃辉院长分享了“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他介绍了新工科专业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服务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需求,着重论述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实践,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为学生创造参与国家重大任务的机会;建立面向新技术、交叉融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国际合作伙伴和国际合作项目支撑下的国际合作联合育人;高水平国际学术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全面展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并为学生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平台和机会。


哈工大(威海)新能源学院宋蕙慧副院长报告


        23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能源学院宋蕙慧副院长分享《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回首与展望》,报告以面向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抓手,重点展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背景、取得的一系列的初步成果:制定培养方案、成功举办哈工大“一校三区”新能源论坛、2020年完成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实验室建设以及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


哈工大(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功亮副院长报告


        23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功亮副院长,从追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历史开始,基于哈工大在海洋信息领域多年探索与实践,介绍了一系列建设成果——“海洋探测技术”教材建设、“新工科实验室建设”、“新硬件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室及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国际合作院校维多利亚大学”,展现在学科交叉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实践平台等方面的发展成果。



        培训期间,参训人员还实地走访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环境建设与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刘公岛党性教育基地,凭吊甲午国殇,感悟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苦难与辉煌;前往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感受伟大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更加树牢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和责任担当。



        23日下午,举行了研修班结业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刘金松助理参加结业式并讲话,吉林建筑大学王迎华院长、宜宾学院覃凤清部长、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趁心部长、菏泽学院李进明老师分别就参加培训情况做了交流。参训老师们在新工科建设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获取了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建设实践经验分享。


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证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结业证书


        新工科教育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正在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革命引向深入。祝愿参加研修班的各位老师能将此次培训学习交流掌握的新知识、新内容,传递给更多的老师, 继续共同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
此次研修班是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师资培训基地(威海)举办的第3期新工科专业建设高级研修班,培训基地将持续推出针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培训项目,诚邀您关注。


编辑: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


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高级研修班(第三期)成功举办

作者:高等师资教育培训部 日期:2021年04月30日

        4月21日至24日,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指导,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师资培训基地(威海)联合举办的“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高级研修班(第三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成功举办。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安徽、广东、山东等省份的近20余所院校50余位学院领导、教务处领导、专业建设负责人与一线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班。




研修班合影



会场全景


        当今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高等工程教育带来全新挑战。从2017年教育部吹响向新工科进军的号角开始,哈工大就以威海校区为试验区积极筹划、抢占先机、迅速推进,先后布局建设了9个新工科专业,制定了哈工大新工科发展路线图,凝练了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培养出全国首届新工科专业毕业生,成功召开新工科再深化研讨会,在全国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此次培训继续推进高校一流新工科专业建设培训,持续深化新工科专业建设过程与实质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进一步剖析新工科专业建设典型真实案例,为促进更多教师学习和掌握新工科建设知识进行交流与思考。



哈工大(威海)继续教育学院冯英涛院长致辞


        4月21日上午,研修班开班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冯英涛院长致欢迎辞,开班式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刘金松助理主持。
在致辞中,冯院长欢迎各位嘉宾齐聚精致威海、百年哈工大;介绍了学校作为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师资培训基地有关情况,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威海校区的建设发展历程。他讲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科强校,一向重视工程教育改革与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2017年以来,哈工大以威海校区为试验区开展了新工科建设,先后有9个专业成为教育部批复的新工科专业,全面系统地率先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了“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全国首批新工科专业毕业生已于2020年6月从这里走出,产生了广泛影响。同年12月,山东省高校首个未来技术学院——哈工大(威海)未来技术学院揭牌成立,推动新工科再深化再出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哈工大(威海)教务处张策副处长报告


        21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副处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张策老师,围绕“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推动专业建设提质升级”进行专题报告。报告由哈工大一校三区的发展史引入新工科建设过程,涵盖了新工科专业建设、基本知识、培养方案、专业认证、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新工科建设案例、未来技术学院等内容。



        报告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发展目标,深入详解我校新工科专业(机器人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服务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海洋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工智能、海洋技术、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9个新工科专业)建设及本科招生专业大类。报告中融入了一流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解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一流课程”与“金课”的解读,分享了哈工大的“Π型”人才观和哈工大新工科“8Π”模型。报告最后,介绍了面向国家战略与技术革命需求而成立的山东高校首个未来技术学院——哈工大(威海)未来技术学院的背景及过程,以及校长周玉致“未来技术,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成就未来!”的贺词,为参训教师立足本专业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哈工大(威海)海洋工程学院黄博教授报告


        21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工程学院 “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负责人黄博教授,从回顾新工科的“初心”、结合专业与行业特点的Π型培养目标、基于Π模型设定的知识边界、Π型培养模式的校内实施与校外体系等方面,分享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报告期间,黄博教授讲述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目标导向与学生学习成效驱动的教育体系,解析了哈工大威海跨学科交叉融合、校区协同育人、国际联合培养的新工科路线。同时,针对老师们对新工科建设的疑问进行现场答疑。


哈工大(威海)姜永远副校长报告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智能高校合作总监周恩昌报告


        22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姜永远副校长作了“哈工大威海校区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探析”专题报告。他介绍了未来技术学院面向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以及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的愿景。并详细介绍了未来技术学院的组织架构、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培养模式、政策支持、组织机构、建设目标等多方面的建设考虑与建设规划。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智能高校合作总监周恩昌老师,以《阿里云助力新工科建设乘云而上》为题进行报告。介绍了阿里巴巴业务板块和技术创新体系,并就学术合作与学术会议两大方向,重点展示了阿里巴巴高校合作项目与产教融合实践。


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初佃辉院长报告


        22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初佃辉院长分享了“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他介绍了新工科专业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服务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需求,着重论述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实践,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为学生创造参与国家重大任务的机会;建立面向新技术、交叉融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国际合作伙伴和国际合作项目支撑下的国际合作联合育人;高水平国际学术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全面展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并为学生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平台和机会。


哈工大(威海)新能源学院宋蕙慧副院长报告


        23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能源学院宋蕙慧副院长分享《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回首与展望》,报告以面向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抓手,重点展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背景、取得的一系列的初步成果:制定培养方案、成功举办哈工大“一校三区”新能源论坛、2020年完成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实验室建设以及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


哈工大(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功亮副院长报告


        23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功亮副院长,从追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历史开始,基于哈工大在海洋信息领域多年探索与实践,介绍了一系列建设成果——“海洋探测技术”教材建设、“新工科实验室建设”、“新硬件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室及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国际合作院校维多利亚大学”,展现在学科交叉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实践平台等方面的发展成果。



        培训期间,参训人员还实地走访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环境建设与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刘公岛党性教育基地,凭吊甲午国殇,感悟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苦难与辉煌;前往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感受伟大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更加树牢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和责任担当。



        23日下午,举行了研修班结业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刘金松助理参加结业式并讲话,吉林建筑大学王迎华院长、宜宾学院覃凤清部长、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趁心部长、菏泽学院李进明老师分别就参加培训情况做了交流。参训老师们在新工科建设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获取了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建设实践经验分享。


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证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结业证书


        新工科教育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正在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革命引向深入。祝愿参加研修班的各位老师能将此次培训学习交流掌握的新知识、新内容,传递给更多的老师, 继续共同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
此次研修班是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师资培训基地(威海)举办的第3期新工科专业建设高级研修班,培训基地将持续推出针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培训项目,诚邀您关注。


哈工大(威海)继续教育学院